冤案講述:刑事司法十大誤區


嗨!
您正在找 冤案講述:刑事司法十大誤區 這本書嗎?
這本 冤案講述:刑事司法十大誤區 在博客來就可以買的到!
而且在博客來訂購 冤案講述:刑事司法十大誤區 還享有優惠價唷!
還有博客來會不定期的舉辦一些如購物金贈送或是使用折價券折抵的活動,
購買 冤案講述:刑事司法十大誤區 自己可以選擇是否要使用7-11取書(貨)服務,亦或是選擇使用宅配到府服務,真的很方便!
底下是 冤案講述:刑事司法十大誤區 的內容簡介
冤獄錯案,古今皆有。不該發生的錯判如何一次次被複製,法律實務工作者及法律學者們必須認真研究──刑事司法制度中生成冤案的原因。
作者以流暢行文講述近年中國大陸發現的著名冤案,以科學方式解構容易造成錯判的司法誤區,並介紹中國大陸刑事訴訟中證據調查和庭審虛化的實證研究成果。
不同於一般法律書的沈悶,這是一本同時兼具故事性與法律性的實證分析專著。
作者: 何家弘
新功能介紹- 出版社:元照出版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4/05/01
- 語言:繁體中文
商品網址: 冤案講述:刑事司法十大誤區

優勢政黨與民主:亞洲經驗的省思![]() | 政治學(二版)![]() | 理想國的磚塊:當盲目民粹遇到審議民主![]() | 兩岸關係與政府大陸政策(修訂二版)![]() | ||||
半總統制下的權力三角:總統、國會、內閣![]() | 泰國政治經濟與發展治理:皇室軍權、區域經濟與社會族群視角![]() | 政治學叢書套書![]() | 政治學方法論暨研究法套書![]() | ||||
憲政運作與選制改革:比較的觀點![]() | 虎口下的國家:台灣與波蘭![]() | 和平與衝突研究:理論新視野![]() | 民主與法治的出路![]() |
保險法規(增訂版)![]() | 銷售稅法規![]() | 日本民法債權總論(V)![]() | 刑法總則爭議問題研究![]() | ||||
公平交易法論─不正競爭防止法(精)![]() | 商標法上混淆之虞之研究![]() | 蕃薯仔打拚中南美![]() | 固有法制與當代民事法學─戴東雄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平)![]() | ||||
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二)![]() | 勞工安全衛生法-概論與實務![]() | 生技時代的智慧財產與公共衛生議題![]() | 解讀醫病關係Ⅰ:醫療契約篇![]() | ||||
法與國家權力(二)![]() | 信託與你![]() | 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八)(軟精裝)![]() | 國際法在國內法領域中的效力![]() |

博客來網路書店商品網址: 冤案講述:刑事司法十大誤區

▲醫美手術糾紛頻傳,但醫美到底是屬於消費行為還是醫療行為,各方認定不同,適用的規範及法律責任也就不盡相同。(圖/記者謝婷婷攝)
醫美糾紛常引起社會關注,而立法院也剛於去年底通過《醫療法》修正,目的似在將醫療的民、刑責合理化,讓醫事人員無後顧之憂。惟如此的修法,果能避免無謂的醫療訴訟,實未可知,而如醫美行為,能否適用此等規範,也有疑問。
不管是民事還是刑事責任,過失成立的前提,乃以行為人於結果發生是否有注意義務為判斷。惟注意義務會隨著每個人的行業、環境、地域等有所不同,故其內容就不可能於法律中明文,只能委由司法者於具體個案為判斷,這就不能免於因法官不同的差別對待。此外,於醫療糾紛的場合,以刑逼民的訴訟模式,幾乎成為常態,就使醫病關係處於緊張,醫療人員也猶如走在鋼索之上。
為了解決此等困境,在去年底,立法院修正《醫療法》第82條,於其中的第2、3項,將民、刑事的過失內涵,明文為「違反醫療上必要之注意義務且逾越合理臨床專業裁量」。藉由如此的規範,以有效減輕醫療人員從事醫療行為的壓力。惟對於法條所附加的文字,如必要、合理、專業、裁量等等,皆屬極不確定的法律概念,似有若無,此當然為立法者所明知。故於同條第3項,再對此為補強,而認為注意義務的?量,「應以該醫療領域當時當地之醫療常規、醫療水準、醫療設施、工作條件及緊急迫切等客觀情況為斷」。
只是這樣的附加,如醫療常規、醫療水準、緊急迫切等等,其模糊性顯也不輸給醫療上必要或合理裁量。更何況,在檢察官、法官不可能是醫學專家下,無論法條如何規定,最終還是得送醫事鑑定以判斷何謂醫療常規,或有無逾越合理臨床專業裁量。而這樣的程序,目前司法實務運作早已如此,故立法院的修法附加,到底是畫蛇添足,抑或仍有畫龍點睛之效,就有待時間檢驗。
退一步言,就算《醫療法》修正確實能緩和醫療人員的法律責任,但此等規範是否也同樣適用於醫美行為呢?由於醫療行為目的在於減緩或消除病人之病痛,醫事美容能否涵蓋於此,抑或屬消費關係,向來有爭議,而因認定不同,必然衝擊民事賠償責任之有無。因根據修正後的《醫療法》第82條第2項,明顯仍維持醫療致損害,以故意或過失為民事賠償界限之原則,但根據《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乃採無過失責任。依此而論,醫美行為若不被認定是醫療行為,就算醫療者無任何過失,除非能證明死傷者是因個人體質或其他原因介入,否則,就得負起民事的侵權行為責任。
總之,《醫療法》修正若未能同步強化醫事鑑定制度,甚至設計一套訴訟外紛爭解決的途徑,卻欲因此減少醫療訴訟,恐只能是緣木求魚的想法。更值得思考的是,《醫療法》雖要求法院設立醫療專業法庭,但法官再如何培養醫療專業,都不可能是醫學專家之下,是否有必要引入專家參審制度,也是未來可以思考與採行的選項之一。
好文推薦
吳景欽/臥軌有罪嗎博客來書局
吳景欽/這是哪門子的偵查終結
吳景欽/網路直播搜索過程,誰違反偵查不公開?
吳景欽/百步與五十步之差嗎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專任副教授、馬偕醫學院兼任副教授、台灣永社理事、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著有:《法官應該我來當》、《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9FBDFBA8B0DB864F